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 “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” 的决策部署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交通运输部、市场监管总局、国家邮政局、全国总工会于近日召开专题会议,部署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提升专项行动。此次行动聚焦外卖骑手、网约车司机、快递员等重点群体,以头部平台企业、快递企业和规模较大的平台用工合作企业为重点,计划用半年时间集中解决一批权益保障突出问题,推动构建 “规范有序、公平合理、互利共赢” 的新型劳动关系。
一、专项行动聚焦五大核心领域
此次行动将围绕就业服务、劳动报酬、休息权益、劳动安全、职业伤害保障等关键环节,实施 “五大攻坚”:
用工规范攻坚:建立平台企业用工信息台账,推行劳动合同、书面协议示范文本,明确平台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。对头部平台企业开展 “用工体检”,重点整治超时劳动、算法歧视等问题,要求企业修订不合理考核指标,保障劳动者基本休息权。
社保扩面攻坚: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,将出行、外卖、即时配送、同城货运等行业纳入保障范围,探索 “按单缴费、即时参保” 模式。同时,优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流程,取消户籍限制,推动 2947 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、失业保险。
权益维护攻坚:成立全国首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联合调解中心,建立 “工会 + 人社 + 法院” 协同机制,实现劳动争议 “一站式” 化解。试点 “掌上维权” 码,劳动者扫码即可提交投诉,案件处理时限压缩至 30 日以内。
技能提升攻坚:开展 “新职业技能培训季”,将快递员、网络营销师等 43 个新职业纳入补贴范围,计划培训 830 万人次。建立 “技能等级 - 薪酬” 挂钩机制,推动平台企业设立技术专家、管理岗位晋升通道。
服务优化攻坚:投入 280 亿元建设 83 个 “户外劳动者驿站”,提供饮水、休息、充电等基础服务,并试点 “驿站 + 超市” 模式,联合 40 余家企业为劳动者提供购物补贴。
二、地方试点经验提供实践样本
行动借鉴了四川江油、自贡等地的创新做法:
四川江油:构建 “法治 + 阵地 + 活动” 三维保障体系,成立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,推动美团、货运协会等企业建立 3 家调解组织,协调处理纠纷 13 件。建设 83 个户外驿站,提供免费法律援助、技能培训等服务,累计发放消费券 2 万余张。
浙江杭州:推出 “骑手友好社区”,设立爱心车位、专属餐厅,将骑手纳入社区治理体系,推行 “三长 + 骑手” 模式,参与安全隐患上报等事务。
山东潍坊:建立 “零工市场 + 职业伤害保险” 机制,为 1.1 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缴纳社保,参保率达 90% 以上。试点 “新业态劳动者法律服务团”,提供 “一对一” 精准维权服务。
三、企业与平台积极响应
头部企业纷纷推出具体举措:
京东外卖:与超 1 万名全职骑手签署劳动合同,全额承担五险一金费用,设立骑手子女教育基金,打通与京东物流的人才流动通道。
美团:2025 年底前取消超时扣款,建立算法公开机制,试点 “防疲劳驾驶” 系统,连续接单 4 小时强制休息 20 分钟。
滴滴:推出 “司机专属商业医疗保障”,建立空驶补偿、车费垫付制度,明确平台抽成比例上限并向社会公布。
饿了么:升级 “骑士驿站” 至 15 万个,提供 “骑士餐”“骑士公寓” 等服务,成立蓝玫瑰妇联,开通女骑手家庭关爱热线。
四、专家与劳动者期待长效机制
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鲍春雷指出:“此次行动标志着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从‘政策框架’转向‘精准落地’。未来需进一步完善职业伤害保障制度,探索跨平台数字劳动记账体系,推动权益保障与平台经济协同发展。”
外卖骑手贾小伟表示:“现在有了驿站休息、免费体检,收入也更稳定。希望平台能多听听我们的意见,让政策更贴心。” 网约车司机周师傅则期待:“算法透明化后,接单压力小了,希望职业发展通道能更清晰。”
据统计,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 8400 万人,占职工总数的 21%。此次专项行动将通过 “制度 + 服务 + 技术” 三重赋能 ,切实提升劳动者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为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雄鼎集团,河北雄鼎,雄安招聘,雄安人力资源外包,雄安劳务派遣